足迹
穿越崇祯大帝的小说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50章 盛世修志,志载盛世,崇祯的未雨绸缪(第3页)

  两人明白皇帝的意思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,在考满、外察中将这一项任务加进去就行。

  “陛下圣明,县志如果齐全了,以后县里官员轮换,通读县志就能迅速了解县里的风土人情、经济文化、宗教信仰等等,如此就能迅速的掌控县城。”

  “袁阁老所言甚是,如果再用点心,从十数年的县志记载总结出规律,做出有利于百姓的决策,

  而不是现在的拍屁股做决定,没有丝毫参考依据。”

  听着袁可立和孙承宗的话,崇祯点了点头,但又轻微的摇了摇头。

  他们两人说的只是一个方面,他还有更大的图谋。

  其一、地方志这种东西是重要的历史文献,励俗维风、信今传后,绵延千载,贵在史识,重在致用。

  以后开办了学校,百姓就能通过县志了解县里的基本情况,而不是百姓代代口口相传的、偏了八百里的东西。

  书契有五善:达道义,章法式,通古今,表功勋,而后旌贤能。

  其二、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,后世别说对唐宋元明历史真相的了解,连清朝的历史都是模糊的。

  都说明史是一部清朝编写的小说,看明史还不如看野史,

  但即便如此,因为找不到历史记载的书去反驳,那即便知道明史造假了,也只能在史料上当真了。

  这就跟古董一样,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特点,你非要拿出一个不具备那个朝代特点的东西,

  又没有史料记载,然后又说这就是那个朝代的古董,这不是耍流氓吗?

  他要做的是就是广撒网,即便几百年后大明灭亡了,

  新的胜利者清理大明的史书,抹除大明的记载,但总不能将所有的地方志都给清理了吧。

  只要存在,那就是有参考作用。

  他要给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载,传承优秀文化、延续中华文脉、增强文化自信。

  这就是所谓的:不蒸馒头争口气。

  当然这些打算,他是没办法和袁可立等人去明说的。

  定了定心神后,崇祯看向袁可立和孙承宗:“袁爱卿,孙爱卿,你们怎么看大明一统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