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8章建文三傻黄子澄终于得到了调用(第3页)
去年他回京,完全就是凑个热闹。
北伐他也没有帮上多大忙,在京师待了几天后便上奏请求回吴城。
吴城的上限很足,距离大明很近,并且朱允炆手上还有着朱雄英给他的五万精兵。
最重要的是,军队的一切开支还是都有朱雄英承担。
朱允炆治理国家也主张休养生息,这些年吴城也算的上是一片和平。
吴城底下的文臣众多,这和黄子澄脱不了干系。
在他的影响下,很多人都跟他一同去了吴城。
朱雄英的谕旨很快到了吴城。
黄子澄接旨后激动万分,他从未想过这辈子还有机会得到太孙殿下重用。
暹罗布政使,怎么说也是二品官,比待着吴城强多了。
其他文臣也跟着一脸喜色,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只有朱允炆了。
“老师被任命为暹罗布政使,这无疑为我们的前途点亮了明灯。”
“当初我们决定跟随老师远赴吴城,现在看来,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“这无疑是太孙对老师才华的认可,要不然也不可能将如此重任托付给老师。”
“暹罗此刻正是人才紧缺之时,我们在那机遇肯定会更多,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定会紧随老师步伐,共同教化这片土地上的民众。”
“言之有理。大明虽繁荣昌盛,但随着学堂的广泛设立,读书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”
“去年便有数十万秀才和举人涌现,即便朝廷官职不断增多,也难以满足这么多学子。”
“此地虽说荒凉,但也是我们施展报复的大好机会。”
黄子澄任职暹罗布政使的消息传开后,最激动的莫过于这些吴城学子了。
暹罗的官位空缺肯定是很多的,光一个吴城就有这么多,更不用说暹罗了。
吴城王宫。
朱允炆的脸色很是难看。
“白梅,你说大兄这是什么意思,连问都没有问一句,就把黄子澄给调走了,这不明摆着是砸场子吗。”
“我在吴城的表现不说优秀,但也绝对没有触及朝廷底线,私兵什么的我根本没有触及,本以为这样大兄就不会难为我,没想到最后还是对我下手了。”
白梅劝慰道:
“殿下莫要想这么多,依白梅之见,太孙此次调人并不是在针对主子。